11月4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我院学子代表学校的两个项目在此次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实现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充分展现了学院“技术+教育”融合育人模式的卓越成效。其中,《从“现代学徒”到“大国工匠”:高精尖技能人才成长范式及培养路径——基于70所职校与95位大国工匠的调研》项目荣获主体赛二等奖;《基于多模态AI与边缘计算的智能护眼台灯系统》项目荣获“人工智能”专项赛应用赛道三等奖。两项成果分别从职业教育理论与智能科技应用两个维度,彰显了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与教育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

“挑战杯”竞赛作为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坚守初心使命、深化改革创新、彰显品牌价值,带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产出,牵引青年科技人才竞相涌现。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终审决赛于10月31日到11月3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
学校高度重视国赛备赛期间项目准备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吴沛东11月1日亲临南京大学主体赛现场关心项目团队布展情况。

01 主体赛二等奖作品
《从“现代学徒”到“大国工匠”:高精尖技能人才成长范式及培养路径—基于70所职校与95位大国工匠的调研》
项目负责人:周馨燃
团队成员:王欣然、曾欣怡、王璐瑶、朱文皓、于英杰、程添伟、马晓静
指导老师:李丰、张军
02 “人工智能”专项赛应用赛道三等奖作品
《基于多模态 AI 与边缘计算的智能护眼台灯系统》
项目负责人:王铭巍
团队成员:张惠芃、于英杰、胡献方、杨泽冲、王黎明、张金、林铁、程虹
指导老师:郑世良、蔡翔华
备赛期间,学院与校团委协同联动,与项目团队成员反复打磨文本内容,精心组织多次答辩模拟和小组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给予全方位指导。指导教师全程深度参与,为项目优化提供了精细化支持保障,为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技术+教育”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高水平职教教师。此次获奖,不仅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体现,更是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果的集中展示。
未来,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将继续深化“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科研反哺教学,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兼具技术底蕴与教育情怀的职教师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