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创新高地”定位,以“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要旨,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等主要方向,培养兼具“工匠精神”与“教育智慧”的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硕士研究生,为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1. 顶层设计,创新职教教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双培养模式落地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获批教育硕士专硕学位点基础上,获批上海市教育博士培育立项计划,职教教师培养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上海市副市长陈群等领导专门来学校调研职教教师培养工作,并对我校高水平一流职教教师培养做出指示,鼓励学校做好高端职教教师培养工作。
2. 师德为范,打造教育家精神涵养的优秀教师队伍。构建了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中心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5中心+1基地”的人才布局,成立了AIGC赋能职业教育应用创新研究院。目前学位点主要成员20人,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获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90%。与校内专业学院、职业院校以及企业多主体协同,形成了一支学科交叉、结构良好的导师队伍,“教育+技术”第一导师42人,“技术+教育”第一导师47人。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上海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
3. 科研立院,涌现高水平职业教育研究成果。以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为依托,面向职业教育、职业教师教育等领域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批研究报告11篇。创办《职教教师研究》期刊,为全国职教教师打造了专业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
4. 平台支撑,凝聚职教教师培养共同体。与与20余所职业院校、10余家大型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形成了良好的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格局。发起成立长三角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创新联盟,促进了区域内的人员交流与互学互鉴。先后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并与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落实研究生教育实习、职业院校学生访学交流活动。
5. 职教出海,促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成功举办亚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会2024年会,承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布基纳法索纳兹博尼大学合作项目,以将自身的专业优势、教学成果和教育资源向海外延伸,扩大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全球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